什么是社交驱动力?社交驱动的技巧和方法

这一期我们接着讲关于裂变驱动力相关知识,今天讲社交驱动。

人们愿意分享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其实是因为在分享后能够获得认同感,人类是一种群体动物,我们需要得到认同,我们更加愿意与认同的人在一起,我们也害怕对自己重要的人不认同自己,这就是复杂的社会人际网络关系,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你在分享的时候会屏蔽一些人的原因,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内容,虽然你觉得很好,但只会收藏而不会去分享的原因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同一个平台有很多账号的原因,大家都不想失去身边的人脉关系,大家都希望通过为身边的人带来有价值的信息,从而提高自己网络关系当中的存在价值。

图片[1]-什么是社交驱动力?社交驱动的技巧和方法-淘商院

常常被人提及的“社交货币”,其实就是这个道理,在利用“社交驱动”的时候,要格外注意需要分享的内容,究竟是需要一个怎样的社交身份来参与其中。

在不同的环境下,我们的社交身份是不一样的,因此,对“社交货币”的需求也会不一样,需要维护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。在父母面前,同事面前,领导面前,同学面前,网友面前,我们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和行为,这并不是说我们都是两面派,而是说由于人际网络和社交环境的不同,让我们的社交身份发生了变化,我们当然会用不一样的方式来对待了。

有些话你会和家人说,有些话只会和同事说,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和领导说的,有些事情也就只有在网上和不认识的人做一下分享了,很多人都体验过,上班的时候分享了一条购物信息,结果呢,领导留言发了一个表情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的经历,也有过分享了一个火锅团购券,结果老婆留言问又准备去和谁潇洒。

图片[2]-什么是社交驱动力?社交驱动的技巧和方法-淘商院

你在设计“裂变分享”内容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分享者,在分享之后是一个怎样的人设?他们是以怎样的一种社交身份参与其中?这样的分享内容是否符合这种身份?是否能够为其增加身份认同感?

比如说,同样是一份牛肉干打折,有的时候需要的是突出折扣,而有的时候需要突出的是质量,有的时候或许需要突出的是生活品质,分别对应了“实货”、“吃货”、“小资”不同的人设,或许这些标签,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身上的标签,但在不同的社交环境当中,同一个人会主动的去突出某个身份标签,也会去刻意的隐藏一些其他的标签。

如果你和自己的父母反复强调生活品质,或许他们会说你不懂过日子,如果你和老婆反复的强调好吃,或许她会告诉你需要保持身材,这就好像有人拿着一本康德的《纯粹理性批判》的书在阅读,有些人会觉得,我靠,你装什么呀,看得懂吗?有的人会觉得这哥们是高手,而有的人,会过去和他讨论哪个出版社出版的译本会更好。

图片[3]-什么是社交驱动力?社交驱动的技巧和方法-淘商院

好了,这一期的理论就说这么多,接下去我们讲讲社交驱动怎么做?

第一个,大多数分享其实都是适合大多数人的,只是设计的分享内容会产生身份倾向,所以,你需要围绕同一次活动,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的社交身份,需要分享的内容分别都是哪些。

第二个,是把这些内容都提前准备好给到你的用户,说的直白一点,你不能只有一种分享内容,除非你明确的确定只需要一种社社交身份的人参与,否则就必须考虑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分享需求。

第三个,是在每次裂变活动之前,要对种子用户进行临时性的身份倾向分组管理。

第四个,是把《疯传》这本书好好的看一遍,认真做笔记啊。

好了,关于社交驱动的小技巧,咱们就说到这里,但是你要注意的是,这样的一个小技巧,并不是“社交驱动”的全部,我发现这个驱动力的坑越挖越大了,我们下一期,说说“资源驱动”的小技巧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